行业新闻
NEWS & MEDIA

PVP吸水剂:让前向渗透成为低能耗淡化新方案

release_time:2025-11-07 09:50:31

PVP吸水剂:

让前向渗透成为低能耗淡化新方案

Water absorbent

图片
891d933a3691880abfeaa28096f2c561.png
图片

引言

全球水危机下的淡化探索

Dilution exploration


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,用水需求激增,缺水问题愈发严峻。联合国报告指出,约五分之二的人口缺少安全饮用水,近40亿人在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面临严重缺水。在淡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海水淡化成为新增淡水的重要手段。相比于传统耗能的热法脱盐,前向渗透(FO)技术更具潜力:它利用不同溶液间的天然渗透压差驱动水分通过膜分离,能耗远低于热法,同时对污染物去除率高、膜污堵少。前向渗透的核心是抽提剂(draw solute)的选择——理想的抽提剂不仅须产生足够高的渗透压,还要能低成本、易回收、无毒且不腐蚀。

图片

PVP是怎样的材料?


fd4b550cbda9983e168a10bb6afe13a3.jpeg

聚乙烯吡咯烷酮(PVP)是一种由N-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聚合而成的水溶性高分子。它高度亲水、极易溶于水;同时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(编号E1201),对人体安全无害。PVP分子链线性柔韧,在医学和食品工业中常作为黏合剂和稳定剂使用。更为重要的是,PVP溶液不腐蚀常见金属和大多数高分子材料。这些特性让PVP成为“新型吸水剂”的理想候选:它广泛可得、便宜、无毒,不需要复杂的合成工艺,相对传统无机盐抽提剂来说具有天然优势。


图片


实验一

哪种PVP最适合做“吸水剂”?



 01.测试内容

4cce6ca84dfbaea49d6670b33b7ce78e.jpeg

分别用低分子量PVP K15(8–12k)、中分子量PVP K17(10–16k)和高分子量PVP K30(45–58k)溶液作为抽提液,测量60分钟内的透水量。

 02.实验结果

6cff3fa7e0b198cb3d90bda73f2f9e52.jpeg
f5a61680a2edddc0d4a8f452cd6cb0b6.jpeg

在相同条件下,PVP K15和K17表现非常接近,均能产生较高的水通量;而PVP K30的透水量明显偏低。在50 g/L抽提剂浓度时,三者60分钟累积透水量约为12.2–16.2 mL;在150 g/L浓度时则上升到28.9–48.0 mL。具体来看,K15/K17溶液的水通量约为K30的1.3倍(50 g/L)到1.5倍(150 g/L)。

 03.原因分析

daa438b000ef770a055434abf558b645.jpeg

PVP K15/K17的分子量较小,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充分,因此渗透效率更高;而PVPK30链条更长、更笨重,分子间自缠绕和粘度更大,使得其与水分子的作用减弱,导致水通量显著下降。此外,分子量较大的PVP溶液粘度更高,会加强膜内浓度极化,也会进一步限制水通量。

结论:综合考虑水通量和操作便捷性,PVP K15和K17都可作为高效抽提剂,但K17在后续实验中被选为最佳候选。





实验二

浓度对水通量的影响



测试内容

60328bbdc8dd0f2b113d4447ad3a5a14.jpeg

在PVP K15和K17两种抽提剂中,分别以50、100、150、200、250 g/L浓度做实验,记录水通量和反渗流量随浓度变化的趋势。

实验结果

e21be5f39ee8b81fe56dac2f19f9cc0e.jpeg

随着抽提剂浓度从50 g/L提高到200 g/L,水通量近似线性增加,但超过200 g/L后增幅明显减弱;反渗流率(溶质渗透量)则近似线性增加到250 g/L。例如,在50→150 g/L变化时,水通量显著提升;而在200→250 g/L时水通量增加放缓

原因分析

54ef92d83a27de09b0d88cc98d58656c.jpeg

高浓度PVP溶液渗透压增大,驱动力增强,从而提升水通量;但同时溶液黏度也急剧上升,引起更严重的膜内浓度极化,限制了水通量继续增加。所以当PVP浓度超过200 g/L后,因粘度攀升反而影响传质,使水通量增幅减缓。

性能对比

f0a4794f11e70025ce4d3d8d89c5f16c.jpeg

在相同浓度下,PVP K15和K17的水通量非常接近,但K15的分子更小,反渗漏率略高;换句话说,K17在产生相似产水量时丢失更少的抽提剂。综合水通量和溶质保留效率,实验最终选定200g/L PVP K17作为优化浓度,用于后续研究





实验三

PVP会不会“漏回来”?



 01.测试内容

考察PVP抽提剂在前向渗透过程中反向渗透回到淡水侧的情况(反渗漏)

 02.实验结果

3c13b874e260ca7540c0e3f76513183a.jpeg

结果表明,PVP K17几乎不易渗透过膜,保留率极高。具体来说,在FO过程中测得的PVPK17溶质截留率高达约99.21%,即只有极小部分PVP会渗入产水侧。相比之下,分子量更小的K15反渗透流量明显大于K17

 03.原因分析

f7ee867aea32b204ebce874e589fabe6.png

PVP是长链高分子,其分子尺寸远大于普通盐类。在纳滤(纳滤膜孔径更小)回收实验中,絮状的PVP分子难以通过NF膜通道,说明在FO膜中亦是如此。实验数据证实:PVP K17的反渗漏几乎可忽略,每产生约1立方米新鲜水,仅需牺牲很少的抽提剂,体现了极低的物料损耗。





实验四

纳滤回收效果如何?



测试内容

将前向渗透富集后的PVP K17溶液用纳滤(NF)浓缩,考察回收率和纳滤通量。

实验结果

b9f3b74e55f13452589e8756d6933ec5.png

实验在50–250 g/L初始PVP浓度范围内进行。结果显示,PVP K17溶液在纳滤系统中的回收率非常高——只要初始浓度低于250 g/L,PVP回收率始终在98.5%以上。换言之,多数PVP分子被留在系统循环中,仅有极小部分渗出。

通量变化

5b9180ffac6a302d1a41740b034d99bf.png

伴随初始浓度提高,纳滤的比通量(单位膜面积产水率)有所下降。这是因为高浓度抽提液减小了渗透压差(驱动力),从而降低了单位压差下的产水效率。但总体而言,PVP分子长链结构使得纳滤装置非常容易保留PVP,只需在合理压力下即可实现高效浓缩

综合考虑

2ebbd41362c4d5604a8a80d1a945f260.jpeg

基于以上结果,选定200 g/L的PVP K17浓度作为最优方案。在此浓度下,既能获得足够高的渗透压驱动力,又能保持极高的回收率,适合构建连续的FO–NF联合系统。





实验五

膜会不会被“泡坏”?



 01.测试内容

8c85400847ba716f761abbebd5bdef5a.jpeg

模拟连续运行条件,将FO系统用PVP K17溶液连续运行100小时,观察膜性能变化和显微结构变化。

 02.水通量变化

dd4a0631feec35fe73934ef7d4e3d8ba.jpeg

实验显示,即使连续运行100小时,PVP溶液对膜的破坏也非常有限。膜的单位面积产水率仅从最初的14.23 LMH(升/平方米•小时)下降到14.09 LMH,跌幅不到0.98%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连续运行约20小时后,膜的水通量竟略有提升(从14.23涨到14.25 LMH)。这表明PVP溶液并未腐蚀膜,相反在前期对膜表面发生了某种“调理”作用。

 03.SEM显微分析

dbe8d70f3ddd35882058f4c52755a643.jpeg

扫描电镜观察图像显示,未经使用的FO膜表面呈现“疏松不连续”的结构,局部有起泡样区域;而经过100小时PVP溶液浸泡后的膜表面变得更加平整均匀,仅有少量固体颗粒沉积。这说明PVP分子与膜材料具有一定亲和力(PVP本身常用于膜的改性),持续接触使膜上层更加致密光滑,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产水效率。总的来看,PVP K17对膜的长期冲刷并未造成明显损伤,甚至对膜的稳定性可能略有促进。





前景展望

成本和现实应用可能性



135b905f70dfba35d05f287580db8d20.jpeg

PVP抽提剂的成本优势也很突出。按越南市场价计算,PVP K17价格约为5.5美元/公斤,对应1升浓度为200 g/L的抽提液约需1.10美元。结合其接近100%的截留率,折算下来前向渗透制取1立方米淡水的“原料成本”仅约0.61美元。这一数值明显低于普通氯化钠(约0.81美元/m³)和其他许多新型抽提剂。此外,PVP无毒、易得,且无腐蚀性,这些因素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。总体而言,PVP K17作为抽提剂具有“廉价+安全+高效”的优点,具备良好的规模化应用前景。





总结

从实验室走向生活



8397fde38c46c1b3d795248c63bb1018.jpeg

本研究系统验证了聚乙烯吡咯烷酮(尤其是K17型)的潜力:作为前向渗透的抽提剂,PVP K17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高通量、低渗漏、易回收、无毒且低成本等多重优势。这些干货式的实验结果让人看到:PVP K17能够帮助前向渗透技术走出实验室,迈向现实。未来若能在中东、沿海等缺水地区进行示范和放大试验,它有望与纳滤等后续工艺结合,为偏远地区提供便宜可靠的淡水资源。尽管目前还需针对规模化和运行优化做更深入研究,但这项工作已为低能耗淡化开辟了一条值得期待的新路。



参考文献

c4f49320be96dd1ddbc54e233b456516.gif
  • 比自来水更便宜!海水淡化新突破:成为解决全球水危机关键因素〖附海水淡化行业现状分析〗_手机新浪网


71d3e696ab3169a47459e9a43792688a.png


|PVP业之先锋

   |021-50565706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