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乙烯吡咯烷酮精选论文(10)高分子量PVP制备
PVP
聚乙烯基吡咯烷酮
精选论文(10)
中文专利标题:
一种在水相中低温制备
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方法
专利号:
CN111088299B
专利申请人:
陕西师范大学
西安慕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发明人(第一作者):
马龙, 李维娜, 赵玉婷 等
授权公告日:
2022年07月08日
技术摘要(核心内容):
该发明涉及一种绿色合成方法,采用葡萄糖氧化酶(GOx)+光催化体系在水相环境中引发NVP(N-乙烯基吡咯烷酮)的自由基聚合,实现在常温低温(0–40°C)下合成分子量大于1,000,000,PDI小于1.3的超高分子量PVP,且无需除氧或使用有机溶剂,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。

聚乙烯吡咯烷酮(Polyvinylpyrrolidone,简称PVP)是一种用途极广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,因其无毒、生物相容性好、溶解性强、成膜性优良,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制剂、化妆品、食品添加剂、印刷油墨、纺织染整等多个行业。

但你可能不知道,市面上主流的PVP产品(如K30、K90)普遍属于中低分子量等级。而在许多高端应用中,例如:缓释药物载体、生物医用敷料、纳米胶体稳定剂、高强度生物膜材料,都对PVP的分子量、结构规整性和分布窄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❗问题在于:传统热引发或化学自由基聚合法容易带来反应剧烈、杂质残留、链长分布宽、能耗高等问题,难以满足“绿色、精准、高分子量”的合成需求。

于是,一项颠覆性的合成方法应运而生——基于光酶催化的自由基聚合技术,成功制备出超高分子量、结构稳定、分布可控的PVP,并已获得国家专利认证。

面对传统工艺的瓶颈,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组合:光催化 + 酶催化 + 自由基聚合技术,在温和环境下成功合成出超高分子量、分布窄的PVP。
技术原理详解:
01 光酶双重激发

利用可见光照射激活特殊的“光敏酶体系”,该体系在常温水相中就能激发自由基生成,从而引发N-乙烯基吡咯烷酮(NVP)的聚合反应。
02 自由基活性聚合路径

整个过程不需要高温、重金属或强氧化剂,依靠自由基机制逐步成长出长链PVP,同时有效控制聚合速率和链增长。
03 绿色溶剂体系

聚合反应全程在水中进行,无有机溶剂参与,避免传统溶剂对环境和产品纯度的影响。
04 温和条件 + 可控链长

反应温度低于 40℃,可通过调节反应时间、光照强度、酶浓度等参数精准控制分子量(达百万级),且多分散系数低,结构更稳定。
技术成果一览:
指标 | 传统工艺 | 光酶法 |
反应温度 | 60-90℃ | <40℃ |
分子量范围 | 1万–20万 | 可达百万级 |
分子量分布(PDI) | 1.8-2.5 | <1.3 |
是否绿色 溶剂体系 | ❌ 否 | ✅ 是 |
是否适用于生物医用领域 | 部分 | ✅ 广泛适用 |
这是一种可产业化、可控分子结构、低碳环保的合成路线,为PVP的高端功能化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
通过光酶催化自由基聚合法制得的超高分子量 PVP(>1,000,000 Da)不仅结构规整、分布窄,而且拥有传统PVP材料难以比拟的性能优势,使其在多个高端领域大放异彩
核心性能提升:
01 更强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

无重金属残留
无有毒引发剂
适用于注射剂、微针贴、眼用制剂等严格药用场景
02 更优的成膜性与机械强度


薄膜连续性好、不易断裂
可用于创可贴、生物敷料、慢释涂层
03 更强的粘附力与保湿性能

应用于化妆品、医用保湿膜、护肤水凝胶
04 更高的药物包载能力

分子链长 → 包裹空间大
适合设计缓释载药系统、水凝胶微球
05 更好的热稳定性与溶解性能

分子链规整 → 稳定性高
可溶于水和多种极性溶剂
应用示例速览:
应用领域 | 功能作用 | 举例 |
生物医药 | 缓释载药、止血敷料、粘附剂 | 微针贴、控释胶囊、凝胶膜 |
化妆品 | 保湿膜、定妆剂、透明成膜剂 | 面膜精华、喷雾成分 |
食品添加剂 | 稳定剂、胶体分散剂 | 食品胶囊外壳、乳化稳定剂 |
医疗器械 | 表面涂层、生物膜 | 输液管涂层、无菌防黏涂层 |
电子材料 | 高粘度水溶聚合物辅助成型 | 柔性电路、水凝胶电子元件 |
总结一句话:超高分子量PVP=性能升级+应用扩容,正在从基础原料向功能高分子材料迈进。

这项基于光酶催化自由基聚合的PVP合成技术,已成功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(专利号:CN111088299B),标志着这项绿色、高效、低能耗的合成方法正式进入实用阶段。
专利要点速览:
专利名称 | 一种在水相中低温制备超高分子量PVP的方法 |
专利号 | CN111088299B |
申请人/研究单位 | 某高校或科研机构(如需可补充) |
技术核心 | 光敏酶协同自由基聚合,在水相、低温条件下实现高分子合成 |
主要 创新点 | 绿色工艺、结构可控、分子量高、无毒副产物 |
适用扩展 | 各类N-乙烯基类单体的高分子合成 |
落地潜力与未来前景:
01 具备产业化条件

合成条件温和、安全,不依赖高温高压设备
原料通用性强,可引入连续流反应、自动化工艺
避免溶剂回收与排放,环保性符合国际绿色标准
02 拓展更多功能性材料

不仅限于PVP,还适用于聚乙烯醇类、聚丙烯酰胺类等生物可降解聚合物
可合成智能响应型水凝胶、生物感应薄膜等前沿材料
03 服务新医药、新材料行业

满足对精准结构、低杂质、高纯度的高端用材需求
对接医用材料、组织工程、精准医疗、化妆品高端制造等领域

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“绿色合成 + 功能材料”的结合,超高分子量PVP的成功突围,也预示着国产高分子材料将在“绿色+高值化”赛道上不断突破。

|PVP业之先锋
|021-50565706